2023年6月30日 星期五

極少有一本投降不推的書,讓我在想:學是為了致用。《人慈》


 文長。

《人慈》這本書,呃……它好像有過威震書市,中英書名主題誘人,主要是要駁斥人性本惡,主張人human應該是kind的。但看了一百多頁開始覺得修誇怪怪,讀半本後開始棄械。
極少有一本投降不推的書,讓我想要整理一下。
1. 我完全同意它提出當代毒藥是「新聞」。
2. 對於作者追索訊息的抽絲剝繭心力,印象深刻。
3. 你也可以了解一些對於知名心理實驗幕後的殘缺(通常是近乎被編劇創作的狀態)。
4.但是每個推演及結論都讓我不痛快地想說「咦?」
他自己也是用「一些例子」來反駁「一些例子」。
可能是因為我並沒有那麼信仰人性本惡本善,所以我不知道他要突破什麼。
加上追索的過程描述太細,單一來看可能很過癮,合起來看實在有累。
舉例來說。他要解釋「旁觀者效應」有問題。前提是他認為這個實驗讓我們相信人性本惡。
1964年,一位女子凱蒂.吉諾維斯在深夜被襲擊,在安靜的住宅區內呼救,聽到的人有38人,都沒有人出手相助,以至於她最終被攻擊身亡。
作者抽絲剝繭的證明:是媒體〈紐約時報〉嗜血誇大了報導,其實現場聽到呼救的人也沒有那麼多。
然後再找個另外的真實新聞來說,陌生人們如何義無反顧的合作拯救將要溺斃的他人。
後者當然存在。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這樣善意相助的好例子。
但是這樣無法解釋,5月初美國地鐵發生黑人Daniel Penny被扼頸身亡,身邊有那麼多拿手機錄影的人。然後呢?
所以對我來說,後來有約翰.達利(John Darley)與畢博.拉坦內(Bibb Latane)進行的「旁觀者效應」實驗,是有意義的,它沒有說人性本善本惡,所以(人慈)不需要一直拿溫暖的社會新聞來告訴我人性本善。因為事情就這樣發生的時候,我該怎麼辦?
【學是為了致用】
所以重點是,我們要從「旁觀者效應」學到,如何自救,以及當自己無能為力時如何能協助救人。因為那些旁觀者不是冷血,是被其他因素影響,猶豫了行動。我該如何讓他們激發他們「善」,以行動來救我、去救他?
的確就是在Daniel Penny事件後,我認真地再翻起這兩本書,之前推薦過的哥倆好《先別急著挑戰人性》《暢銷德國的百萬心理課》。
關於這兩本書的優點弱點,發現可以搭配閱讀,已經推薦過,前者比較娓娓道來旁徵博引像讀故事,例如前者就會加以說明其他心理現象,為什麼旁觀者會猶豫行動;後者各篇幅比較簡短,可以立刻生效。
相對於寫今日這篇,我想強調它們的好處是,它不僅告訴你這些心理實驗,而是教你如何運用在現實改善生活,這才是重點!
例如:要讓旁觀者判斷為緊急狀況,要讓旁觀者同理出手救助是義務,要讓他下定決定執行等等,《先別急著挑戰人性》提出五項條件,其他一句讓我眼睛一亮:
從人群中指定一個人來幫助你,明確告訴他應該做什麼。
但是萬一碰到有人溺水,我不會游泳,只會產生新的悲劇,那麼我也該學習屆時我可以如何做,不讓有能力的他人只是旁觀者。
以上兩本書都有說明,在各種心理實驗時,我們如何善用。而且書中都有直接標示該項心理實驗名稱,很好查詢。
在美國黑人Daniel Penny事件後,緊接著是中捷車廂發生工安意外。我都拿出這兩本書做思想練習,並且回想起半夜聽到巷道內鄰居呼救的案例。
(讀了會忘啊!但是至少知道回頭去查)
《人慈》就是只在書籍最後〈跋〉,作者諄諄碎碎分享了他人生十條規則,例如「避開新聞」。
如果要了解世界沒有像我們以為的那樣壞,不是《人慈》,漢斯.羅斯林的《真確》絕對更有收穫。你要知道自己何以對世界失去希望,有沒有個道理。
羅斯林不僅從大腦演進來理解我們自己(你本來就會被壞新聞所吸引),提出十大直覺偏誤,更是以數字統計來真確──這些數字當然會隨著統計而變化,可以上gapminder基金會看演進。例如世界各國的民主狀況,在疫情這兩年隨著獨裁者藉此濫用,而有了些微變化。
或是在自己有困惑好奇時,好歹也能查個資料真確一下,很多數字的確藏在網海深處,我就曾經花時間漫遊,還真的查到政府每個月會公佈很細的車禍死/傷人數(但是並沒有區分例如外送員部分──如果有嚴正想理解外送員摩托車狀況的話)
從《真確》出版後,「真確」這個詞對我已經變成動詞來使用了:遇到事情,我應該要真確一下。
《人慈》其中一個篇幅看得出作者可能是擔心「人性本惡」用在政策上。那對我們就有影響了。
例如對於監獄的保護管束。到底是要相信史丹佛監獄實驗的結果(作者同樣介紹了這個造假),搞出一個非人環境的監獄;他也舉例挪威哈爾登監獄,有電影院和滑雪坡,廚房就放著刀,祥和的氣氛讓美國官員參觀後痛哭失聲。
這個論述我還是有點不太懂。
關於刑罰是懲戒還是教化,本來就有許多探討。這也是「死刑」存在的爭論點之一。(這讓我好奇起作者對於死刑的看法)
決策者沒能從俯瞰來理解預算的此消彼漲(──把監獄變成犯罪經驗交流所,造成反覆入獄的花費費用),這種自行其是、敢不敢大刀闊斧的決定,發生在很多地方,例如,當有實驗顯示,讓阿茲海默症患者聆聽他所熟悉喜愛的音樂,有助於神智清明,提供一台播放器vs發幾顆藥加上長期照護,哪個划算?你也可以想想自己所處的職場,或生活方方面面碰到的機構,是不是也有東牆西牆的現象。
這些盲點不會只基於對人性本善/本惡的信仰。
因為資訊知識,我們希望自己理性選擇,但是接受我們做出的決定不見得是對的(=我可能錯了),因為我們可以修正,更應該在困惑中讓自己這樣反覆練習,然後我們再對下一次的決斷有信心,學習。
《人慈》書中看來對於葛拉威爾《引爆趨勢》讓1964年凱蒂被殺的案件爆紅,但是沒有說出全面,略有微詞。為了公平起見,也因為最近metoo事件,我則找出了葛拉威爾《解密陌生人》。
當時讀這本書的時候覺得很有收穫,現在重翻,這位前輩是也有點《人慈》作者的風格,拿一個例子反駁這個「以為」。不過我還是很同意他的用意,而且從本書學到不少:
「悲劇,不該只是喧騰一時的新聞,而是找到解方的引路磚。」
我再次讀起《解密陌生人》第八章,關於酒後的性行為/兩情相悅/性侵害。如果你只會告訴女兒「在外面不要跟陌生人喝酒」或覺得「我酒量不好,不會多喝」,那是不夠的。
第八章提醒一種危險。在喝酒之後,你清楚表達自己的意願,以及判斷他人的意願,都會失準。
在《一日一行動的奇蹟》書中讀過,讀書負擔不用重,一本書只要「抄五句,做一句」。對於重度閱讀又愛劃線的人雖說真是鬆一口氣😆,別貪心,但是「學以致用」真的是暮鼓晨鐘。
❖文中三本書,曾經寫過讀後:
wc讀《先別急著挑戰人性》《暢銷百萬的德國心理課》

❖《真確》不用等到我推,但常常散見在wc貼文中,剛剛自己搜尋一下都敬佩自己是真愛XD。就是一本我才初讀就好高興覺得「我快要變聰明了」的書!

2023年6月28日 星期三

這種劇情零容忍


 那天瞄到了網上對於「浪漫醫生金師傅」關於職場上的討論,覺得似乎有點意思,所以終於打開了第一集。


拖著拖著(還沒有金師傅)到最後,居然看見魔幻的這幕--救人第一的急診室女醫師被長官罵目無法紀,實習醫師 強吻了看似楚楚可憐的她。

女醫師推開並表明自己有男友後離去,但兩人又在醫院門口廊下躲雨巧遇。正在等男友來接的女醫師,雖沒有離開這尷尬的氣氛,她聲明剛剛只是意外,企圖化小。

此時,實習醫師表達了自己所愛慕的幾個畫面,下一句是:「我想跟妳交往。我想跟妳睡覺

我整個人從廚房的流理台後跌出來。

這不是性騷擾這會是什麼!!!不管你能再怎麼自行解讀女醫師的神情,她都表明了「否決」。

(播映當年)沒有人討論這件事嗎?!

邏輯莫非是:她太酷了,我喜歡她,我先硬上弓,然後她自然會被我撩起心動,然後接受我的愛。

劇情也果然,她心動了,婉拒了後來男友突如其來的求婚。

成立?!

所以,所有的「不」,都可以是「是」。

但是在那個強吻之前,我可是一點都看不出「妹有意」。
而郎有情的方式,不是皮膚外的摸摸手,是口沫的親吻;不是「很喜歡妳」,是想跟妳「上床」。

我稍微搜尋了一下,只有討論這種「霸道帥氣」男人。

此時絕對不能有「人帥真好」這種玩笑,因為這樣就會有下一句「你那麼醜,誰會性騷擾你」的歧視。

也許這會出現在羅曼史小說情節(不確定羅曼史的鋪陳是否比較好)。但是,這是一齣收視率如此之高的影視,離奇的示範在我看來就像鼓勵用A片學習(錯誤)性觀念。

我真是太震驚了。



對照起幾天前剛看的一部瑞典影集【斯德哥爾摩安魂曲 Stockholm Requiem】。主角這三人,一開始就是以女性犯罪學家新加入,正在適應中。

第二集時,她和警探(左,年輕那位)一起出任務,看到這位警探對一位女員警,又是問好又是撥弄馬尾,當時我想說兩位在第一集有情愫,這樣小動作呈現讓我們知道有進展就可以了,公務上也不用太誇張吧。

不過就是繼續的誇張。犯罪學家終於忍不住提醒,你這樣舉動很不適當。男警探說,我跟她很熟,妳不懂這文化,妳忌妒對吧

怒。這句就是最混帳。
犯罪學家雙眼直視著他。

在某次會議後。男警探被長官叫住,遞給他一份DM,白眼說:我幫你報名了一場「如何與女性相處」的課程,你對女性的態度也該隨時代進步了。

警探當然是對犯罪學家打報告很不爽。那又如何。她堅持但寡言。兩人持續合作辦案。爾後以彼此的專業建立了革命情誼。

*
我想想自己會如何做。

❶練習旁觀者對可疑行為的敏感,如何協助他人脫困;
❷練習當事人自己現場的化險為夷;但是當聽到那句「你忌妒吧」一定會被氣死的話,士可忍孰不可忍,
❸從逕行上報到接獲申訴後的處理,都是醒目的情節。

2023年6月16日 星期五

播放古典音樂的街角高麗菜飯


 一間位於街角的高麗菜飯和排骨湯。

被服務得親切,借水槽洗手還會叮囑說洗手乳是哪瓶。坐在小桌椅上,四週包括餐具都收拾得整齊乾淨。只是在大馬路邊上有點吵。

但這個時候,我聽見了熟悉的聲音──台北愛樂。這是一間在三角窗開放空間、播放著拉赫曼尼諾夫的小店。

啊,有如呼喚奇蹟的光。我的心情瞬間沉靜下來。從此之後,每次我去,就會很認真的讓耳朵開啟除躁功能,爬梳出那些樂音。

因為只有飯和湯兩種菜色,不用手忙腳亂。所以我可以正襟危坐,看書慢嚼。



唯一的傷腦筋是kirkland面紙。

有用過的人就知道,它奇厚無比大概三層肉,評估上超出單次需求。喜歡的人會說,用過一次就不會用其他牌子;我驚愕的覺得,用過一次就不會再用它才是!

原本以為只在costco賣,現在發現便利商店前也是滿坑滿谷的擺貨,一定銷售、消耗驚人。

有時候還是吃得滴滴答答,手帕無法同時應付嘴巴和桌面,所以我的做法就是抽一張kirkland面紙,然後把每層撕開,成兩三張,一頓飯絕對夠用。相信我,很好撕。

2023年6月14日 星期三

閱讀是一張網:呼喚奇蹟的光.亂世微光


圖❖Miep Gies夫妻,真實與影集演員
熬夜讀完了《呼喚奇蹟的光》,這是在二戰時期的故事,才發現原書名是”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

作者在說書影片中表示,可以跟很遠的人通話,是一件奇蹟。現在的手機,當時的收音機,竟能夠承載和傳遞訊息。
而國家地理頻道推出有關安妮法蘭克故事的影集「亂世微光」,原名是A Small Light。因為這次著眼的主角角度是藏匿安妮的Miep Gies,她活到100歲,她不喜歡被稱為「英雄」,因為沒有人會認為你必須很特別才能幫助別人。
每次演講的時候,她就會以此總結:
即使是普通的秘書或家庭主婦或青少年,也可以用自己細小的方式,在黑暗的房間裡,打開一盞小燈。
(turn on a small light in a dark room.)
在「亂世微光」中的一集,閣樓上的人萬般關心戰況,他們只能從收音機裡獲得盟軍的進度,他們懇求Miep帶一台小收音機(違禁品)來。
《呼喚奇蹟的光》中,兩個孩子藉由收音機串起了人生。書中這樣描述:
收音機:有了它,一百萬隻耳朵得以傾聽同一張嘴巴說出的話語。透同盟礦區過各處的擴音器,德意志帝國沙沙的廣播聲有如一棵泰若自然的大樹般滋生;聽眾們倚向它的枝幹,有如貼近上帝的唇舌。
但當上帝停止耳語,人們頓時慌張失措,急著尋找一個能讓情況步入正軌的人。
🚾《呼喚奇蹟的光》
紙本書有些厚度,所以我讀電子書

不過,電子書製作在碰到書內信件的時候,字體不優,變成了一種更灰淡的字體😠(紙本書可能就會用楷書處理吧)。一碰到劇情寫家書,我差點想要把閱讀器拿去火上烤,看會不會顯示!看到後來才想到,那幾段只要佯裝畫線反白讀,就可以了。有點辛苦但總算是讀得到。
另外新學到,如果是Readmoo閱讀器請選「強制黑體」就可以用力黑了。
作者說書影片,中文字幕:https://youtu.be/lilZUpEs0_E

2023年6月12日 星期一

關於安妮法蘭克,我才知道的4件事

【圖】在大屠殺博物館展覽可用手機聆聽說明。

今天6/12,是安妮.法蘭克的生日。安妮就是那位在二戰時期躲在閣樓上寫日記的猶太小女孩,這本日記本也是她13歲還在自由世界時的生日禮物。而我自以為是的,到今年才認識她。

❶我一直以為她是躲在她家閣樓上。

不。她們家躲在父親公司的閣樓上,兩年來每天靠著公司秘書梅普(Miep)及職員接應。這些幕後英雄,我是從今年國家地理頻道新推出的六集影集「亂世微光(A Small Light)」認識的。如果沒有重播,可以在disney+可以看到。在我後來看的資料上若干史實,影集都納了進去。

而且,閣樓上不是只有安妮一家四口,總共有兩家八口分兩批進入,外加多收留了一位牙醫。

所以這閣樓不止一層,我後來在一個展覽看到了房屋平面圖,終於搞清楚日記裡面提到的空間配置。


❷我一直以為安妮日記就是「一本」日記。

經過「亂世微光」,我去找了《安妮日記》來讀。
不。在《安妮日記【獨家授權.70週年紀念典藏版】》的前言有很精彩的背景說明。安妮日記共有三版。

第一本是她本來在寫的。她後來從收音機知道,荷蘭流亡政府呼籲未來要收集這類戰時的日記文件時,想當作家的安妮,就決定寫一本準備未來出版給別人看的版本。

當閣樓被密報攻破之後,梅普回到閣樓收拾殘物,發現了安妮的日記本以及幾張日記,一直留到安妮父親奧圖從集中營歸來(全家唯一倖存,也是整個閣樓九人唯一倖存者),把這些物品交還給奧圖,奧圖後來才整理成出版──但他扣除了一些太私密的內容,包括安妮對於母親的憤怒(畢竟是青少年叛逆期),對於性的看法(她在閣樓談了也許是第一次戀愛)。這是第三版。

由於梅普完全沒有偷看日記,我曾在一篇報導中讀到,她說幸好她沒有先(偷)讀,早知道日記如此,可能會阻止出版,因為會危及到太多人。

❸安妮的摯友,漢娜.葛斯拉……嗎?

這部分可以先從Netflix「我的摯友安妮.法蘭克」補習。由於安妮家的躲藏是經過規劃,當時就打算放風聲說舉家遷移瑞士。所以漢娜一直以為安妮一家在瑞士阿爾卑斯山之類。直到她在集中營的時候,突然聽到一牆之隔的營房,傳來求助的聲音,她認出那竟是安妮。由於漢娜的環境比安妮好一點,因此她還留下食物,將食物包翻過高牆給安妮吃。

在這裡有另一段需要看看。就是漢娜在2022年10月29 日過世時,The Economist寫的一篇訃聞。漢娜就在安妮收到日記本的派對上,她日後讀到《安妮日記》的時候其實很驚訝,因為安妮在日記初始描述自己沒甚麼朋友時,漢娜還被介紹在第八位之類,描繪得非常普通。

也畢竟是私人日記,漢娜像是看到另一個安妮。

但是過了一年,在1943年11月的日記,安妮連續夢到了漢娜,瘦弱、衣衫襤褸,她堅信漢娜已經在集中營,相對於自己在閣樓有活著的機會,安妮悲傷不已。

事實上,漢娜在當年6月到集中營之後,卻因為可以以交換德國戰俘的資格,有相形之下稍好的待遇,她照顧妹妹,學習護理。直到那年冬天,集中營收容了從奧許維茲來的猶太囚犯,隔著柵欄,漢娜發現了安妮──被剃髮,飢餓,飽受疾病之苦。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漢娜做了她能做的,A了一些物資、蒐集食物和襪子,扔過去。第一個包被別人搶走了,安妮抓住了第二個。

然後她們再也聯繫不上了。

漢娜跟妹妹獲得自由,人生後來子孫滿堂,她們說,這是對納粹(種族滅絕)最好的報復。

訃聞最後一段下得好。無論如何,在那柵欄兩側的幾分鐘,她們是真正最好的朋友。

❹洛杉磯有一天是「安妮法蘭克紀念日」

2022年4月,一名10歲學生Olivia Prince向洛杉磯市議會提案,希望紀念安妮.法蘭克以及大屠殺逝去的150萬名兒童。市議會通過了。選定安妮父親奧圖的生日5月12日作為紀念。

安妮跟洛杉磯是有什麼關係?我查到一種說法是,喜歡電影的安妮曾經在日記裡表示自己想當一位演員。也有一種說法是,洛杉磯本身就是民族大熔爐,包括許多在自己國家受到暴行的倖存者,洛杉磯提供了獨特的環境,要宣導、教育讓這類暴行不再重演。

總之,無論在大屠殺博物館(Museum of the Holocaust)、寬容博物館(Museum of Tolerance),以及五月的洛杉磯公共圖書館,安妮、梅普和閣樓的出現,是必然不能缺席的。

我很喜歡手寫日記的安妮說:「紙比人有耐心

【其他】
在大屠殺博物館中,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少了關於「加害者後代」這塊。某種程度來說,這也是一批受害者。台灣可以找到德國律師作家馮.席拉赫的作品,他一直到學校歷史課本中才看見自己慈祥的祖父名列戰犯。這是他一輩子的課題,為什麼有人會這樣做?我也會變成這樣嗎?

直到他借用《誰無罪》這本小說的結尾,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你就是你。」這篇文章他寫在《可侵犯的尊嚴》,也是對這個問題的唯一回應。

而家族內的另一位晚輩,則是根本選擇改換姓氏!後來他以班尼迪克.威爾斯之名寫下小說《寂寞終站》。


2023年6月7日 星期三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看新聞的時候我常會想,如果是我,可以怎麼做。以這種心態來看,每天也太忙了啊啊啊。

前陣子美國地鐵發生Jordan Neely被壓頸致死,中捷又發生意外,我翻找書籍思考「旁觀者效應」。
最近傳出宮崎駿改拍《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動畫電影即將在日本上映,雖然完全不知道他會顛覆成什麼,但我好希望這能讓更多人留意這本好書,我難忘當時讀它的深刻,要用「orz」腹部被打一拳的跪姿來表達。
*電影海報中這隻鳥能跟原著有什麼關係實在太妙了
少年主角小哥白尼(暱稱)的父親在兩年前過世,家庭主客觀環境有些變化。但是,搬家之後,距離舅舅近了,大學剛畢業的舅舅就常到小哥白尼家,跟外甥建立感情。有一種「代父職」的感覺。
小哥白尼跟舅舅聊東說西之後,舅舅開始會想想,寫下筆記。筆記內就是用小哥白尼日常的生活,來讓他了解身而為「人」。
小哥白尼也會開始寫信給舅舅。
多年來我最有印象的一篇,就是這孩子在學校感受到貧富差距與霸凌。
事情醞釀一陣子了。直到有天,霸凌在他眼前發生,就在此時,有同學出來說話了。但小哥白尼想歸想,卻只敢站在旁邊。仗義執言的兩位同學當然也是被打得七葷八素。事情結束後,小哥白尼卻更加震撼。
第二天,他沮喪到甚至生病了。自己的怯懦在他眼前腦海揮之不去。認真面對自己之後,卻是越來越空虛。
有些大人可能會嗤之以鼻。但這就是孩子的世界,這個關卡對他是多~麼~嚴重的事。這也非常符合身心反應。你想讓自己變得脆弱,因為這樣是不是別人就不會責怪你,所以你讓你自己生病了。
然後舅舅來探病了。給了他建議。
總之,在這次的筆記信中,舅舅提醒,「因為內心感到痛苦,我們才能在心裡認清人本來應該是什麼樣子。」
我回想著自己之所以長成這樣。我們就是從這樣身與心的痛苦中,從「修誇怪怪」之中,發掘出,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並且在下次選擇時,再前進一點。
逐漸逐漸琢磨出這樣的我。
並且可以再決定想成為怎麼樣的我。
舅舅的信寫得真好。(就是作者吉野源三郎寫得真好的意思)
其他我忘了,所以這本書最近也想要翻出來挖寶。

2023年6月1日 星期四

推紀錄片「配樂大師顏尼歐」

 


在風雨中回家,開電視剛好出現「一代宗師」最後,宮二對葉問的自白,我安安靜靜的看著。在一個北京話一個粵語的對話後方,是Ennio Morricone為電影「四海兄弟」編寫的Deborah's Theme黛博拉之歌,在電影中出現的時候,呼應了戀情溫柔而悲傷。


在王家衛的電影中,宮二在此時說,「喜歡人不犯法,可我也只能到喜歡為止了。」

兩個小時後我打開台北愛樂,傳出來的也是Deborah's Theme,這巧合把自己嚇了一跳。

我想起在「配樂大師顏尼歐」紀錄片裡突然出現王家衛的受訪,後來才知道這部片是王家衛監製。它在台灣院線也超過了一個月的放映。錯過的人只能希望有機會上串流平台讓更多人看到,儘管它實在最適合以大螢幕靜心觀賞。
(除非隔壁坐了一個很想要哼歌的傢伙)(所以我就換位置了!)

既然起了意,我接著就找聽這段,在義大利封城時期,樂手Jacopo Mastrangelo 在路上無人的屋頂上演奏這曲Deborah'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