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日 星期三

為什麼道歉後還一再說錯話?根本在於心中的《言語之碗》不夠大。

有時候聽到新聞報導名人發言,會眉頭一皺覺得案情不太單純。剛好可以訓練一下邏輯能力。(適度就好,每則新聞都要拿出來想的話人生苦短)

🔽

例如「我堅持不考慮2020」。媒體就報導成這等於當事人「表態」了。


當時我直覺這文法很奇怪,為什麼不是說「我堅持不選2020」而是我「堅持不考慮2020」?這是口語贅詞還是故意呢?我問了幾位朋友,都是停兩秒之後,說認為「是故意」。呃故意什麼呢?「到時候被徵召可以說不是我考慮的。」

呃?

放眼望去現在的局勢,也沒有一個媒體會去問韓市長,那你當時「堅持不考慮2020」的真意,也就是說當時就沒人相信這是一個表態,那又幹嘛把他報導成表態呢?

因此當時你就能想像這是個浪費時間的新聞。

🔽

又例如柯市長突然表態自己的「反同」票,他說:「我投票時投反對你,但我允許 12 萬 5 千人上街遊行。」

這段話有兩件事可以往下想。

第一,公投裡的那一票無關於反同挺同,它是在大法官釋字748號同性婚姻合法化之下,我們只是公投「要不要以專法制定同性婚姻」,要專法或不要專法(在民法即可)。我們到底有沒有搞清楚自己投的是什麼呢?

(柯市長如果投的是「反對」,可能是反對專法嗎?那就是要民法囉?XD)

第二,「我允許上街遊行」。幕僚應該聽到就立馬冒冷汗吧。集會遊行是憲法保障的人民權利,全球國家大抵分成 許可制(要獲得准許才能進行)或 報備制(一定能進行),前者就是執政者依然擁有准許與否的權力,要看天威施予恩德或挺為武器。

雖然《集會遊行法》文字上看來是許可制,但是近代民智開放,應該是來者必准。而且2016年立法院已經又完成修法討論,邁向「報備制」(尚未三讀)。

聽起來柯市長的概念是,集會遊行是我恩德准了你才有的機會,我這麼容忍(尊重)你,你這樣說我太不公允了。

🔽

例如郭台銘這句「民主不能當飯吃。」這句我真的記得!就跟集會遊行有關,當年聽到的時候我下巴都要掉下來了,想說天啊。

避免斷章取義,更負責任的理解就是了解說話的背景。雖然我認為「我就是民主,民主不能當飯吃」這句話單點也就夠驚世駭俗了。

現在問google,大概是在太陽花學運時候(雖然我記得勞工遊行好像也有):

「我只是要告訴這些學生,你們在虛耗社會的資源,虛耗社會的成本,有無限上綱精神,我就是民主,民主不能當飯吃,民主對GDP沒有任何幫助。」

我想一定有人喜歡「虎與狐」霸主郭台銘總統,尤其認為可以漲股市拚經濟有飯吃。但進一步了解這句話的意思,真是令人黯淡。也就是說--各位爸媽的股票或許有希望,但是之於買不起股票的農漁民,以及辛苦存攢退休金的父母們的孩子,將會在一個為了有飯吃(誰呢?)就應當被犧牲的統治觀下工作。

除了我們會為支持的人找理由之外,還有一種奇特的現象,就是常常看到事後道歉失言。一次兩次八次常態,我們必須理解這人為什麼常常失言。是腦管不住口嗎?那麼我們不願意改變衝動,道歉就可以了嗎?為什麼我們對於領導者如此的寬容?(以上完全適用於自己)

🔽
後來接觸到這本言語之碗,它解答了我若干困惑。

它的意思是說,失言或說出後悔言論,如果只靠學習說話術,那就是會有兩次八次的改不掉。這種問題的發生是因為,自己內心的「言語之碗」太小。我們講「腹有詩書氣自華」反過來就差不多了,自己的言語之碗裡裝的是什麼料,自然不斷吐出來就是什麼話。如果我總是三番兩次踩到地雷,其實代表著我沒有真心的信服理解,所以我不小心會說出的就是我真心相信的話。

吾道一以貫之。你的言語之碗在哪裡,說出來的話就會是哪裡。

道歉,都只是證實又一次曝光了不該、不想曝光的心中法則。

所以不要再以為道歉就是知過能改。因為那恐怕根本沒有知過。

因此,我們該治本學習的是「擴大言語之碗」。

言語之碗大,除了自己的話之外,還有多餘的空間可以裝下別人的話

最可愛又動人的是這段,「因此能很自然地接受人我的不同,即使身處困境,也會努力尋求持續對話的方法,自然而然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即使身處困境_也會努力尋求持續對話的方法」好誘人,這真是太重要不過的能力了。

🔽

最後,這篇完全沒有要引發讀者斥責媒體或某當事人的意思。一則我真的是把這些例子當作訓練思考,這三個就是目前我印象最深的。二則是,我很喜歡漢斯.羅斯林在《真確》的態度:

======
「媒體是幫凶,這我之後會討論,但我們不能說媒體就是禍首。媒體喜歡誇張聳動的大事,不愛平凡日常的小事。

由於我們偏好誇大刺激的直覺,媒體得靠聳動新聞吸引注意力。恐懼曾有助我們保住性命,現在卻是替記者保住飯碗。這不是記者的錯,我們也不該期望他們改變。與其說這現象是源於新聞記者的『媒體邏輯』,不如說是源於消費者腦中的『注意力邏輯』。

我們的媒體也許自由,也許專業,也許追求真相,但獨立報導不代表能呈現真相:即使每則報導本身完全真實,我們仍可能因記者對報導的選擇而產生錯誤認知。媒體不是中立,無法中立,我們也不該期望媒體中立。」

======
(以上是組合肉)

同理,大概也無由責怪這些必須追求注意力的當事人。

是我們,在聽到各種資訊的時候,我們可以「真確」地逼自己認識,正墜入數種直覺謬誤中:恐懼、概括、負面、急迫(咦快要涵蓋10種直覺偏誤了XD)......,提醒自己,正是機會使用求真習慣,再往下多想一點。

這樣的餘裕,想來也有助於擴大我們的言語之碗。

2019年3月3日 星期日

用藝術訓練對微小事物的忠心,跨領域的關懷。《美意識》

「傳統商學院MBA申請者愈減少的同時,愈多跨國企業開始讓主管和專業經理人接受設計學校、藝術學院的管理階層訓練課程。」

應該是看到這段覺得有興趣,所以就起身閱讀《美意識》。

作者山口周本身就是MBA和MFA藝術碩士跨界,哲學學士,美術史碩士,目前從事人才培訓。所以從他的觀點來看當今企業趨勢,尤其在日本講究階級與考試菁英,他認為,企業們所出現的重大危險,正是與欠缺美意識相關。


之前說過了,這本書並不是在訓練每個人都成為千萬中選一的賈伯斯,公司也有專業的美術設計,或例如,我正看書時餐廳老板突然贈送的沙拉,這擺盤我大概都擺不出來。

(書中自有黃金屋知道了嗎,這道沙拉應該有個200吧XDD)




但是看看近日撲天蓋地重播「冰與火之歌」幕後花絮,就非常足以刺激我們想像設計思維需要的人才。


書裡開宗明義說明「商業美感」,包括了:


1. 激發員工、客戶的心,讓他們躍躍欲試的「視覺美感」


2. 依循道德、倫理,企業才不會失德的「行為規範美感」


3. 整合強與弱,才能發揮最大能力的「經營策略美感」


4. 打動對方、強化溝通的「表達與表現美感」


有點玄,先跳過。可以等到書讀完之後再來對照想想。



▍杜拉克沒說過的話和笛卡爾的錯誤


我們都聽說過理性與感性並重的重要性,但除了身心平衡這種媽媽也教我的理由,還有哪裡重要?《美意識》再更為具體地說出了為何重要,以及如何訓練感性直覺。如此更清楚,就不會流於先暇之餘看看展覽,就以為培養藝術氣息商業美感XD。


由於企業多講「邏輯」,也就講究「數字」。但是大家都同樣的邏輯理性,便容易出現一樣的產品和行銷結果,沒有差異性。但似乎再怎麼樣也難以無形的直覺來討論。


書中舉出兩個說法讓我起了興趣。


其一是,關於杜拉克說:「無法測量就無法管理。」


這句話的原文,其實摘自質量管理大師戴明博士W. Edwards Deming,而且被斷章取義,完全相反!!


循線找了應該是在《戴明的新經濟觀》(The New Economics),原文是

It is wrong to suppose that if you can’t measure it, you can’t manage it – a costly myth.

「無法測量就無法管理」是一種錯誤的迷思,而且代價龐大。
我不禁啞然失笑,這樣到底大家在以訛傳訛引用什麼假訊息?而且我更好奇反對獎金制度、業績考核、主張同業合作的戴明,對於未能測量的事物該如何管理呢。這本書的中譯版已經絕版,要往圖書館邁進。

其二是,腦科學在邏輯和直覺的發現。


腦科學家安東尼奧‧達馬西歐認識了一位患者艾略特,他在接受腦瘤手術後,確認邏輯理性的推理能力部位沒有受損,但是在生活決策上出現選擇困難,人生支離破碎。達馬西歐作了各種測驗,尤其是大腦額葉的運作檢查,他的智商檢測都很正常,實在很難理解為什麼生活決策造成障礙。


達馬西歐後來才想到,艾略特總是不帶情感的描述自己的悲慘,態度超然,看到災難照片也幾乎沒有情緒反應,對於之前曾經理愛的音樂繪畫,也不感到任何情緒。


達馬西歐發現:艾略特的敏感度和情感極度衰退。


於是他再找了12名類似大腦損傷的患者,發現產生了同樣的衰退結果,因此他大膽假說,當人類正要為解決問題而進行推演前,你會先經驗到一種「直覺情感」。這種情感是生理性的,會鎖定一種想像情境。他把這種過程稱之為「軀體標記」。


更完整一點說,在決策過程中,大腦會先因為軀體標記,從無限多的可能,刪除掉某些「最不可能的選項」,然後再透過理性邏輯,選出最合理的決策。


艾略特以及那些患者之所以有選擇困難,正是因為他們腦中無法排除「最不可能的選項」。達馬西歐因此寫就了《笛卡爾的錯誤》,開闢了身心連結的確認。


這是很有趣的參考。可惜的是《笛卡爾的錯誤》只有簡體版可以採購到。


(繼我在國際書展聽了馮席拉赫一篇「盧梭(主權在民)錯了」之後,這些前仆後繼與時俱進的討論真是令人眼睛睜大。)



▍不斷讓自己受到美的感動,也有幫助

但是,美意識怎麼訓練?一般人到底是要去學藝術史、平面設計還是念MFA藝術碩士。作者再次提供一個令人安心的途徑。


書中提到一個神經美學研究團隊發現,當人類感受到「美」的時候,會使額葉的眼眶額葉皮質內側部分的血流增加,這個部位同時也是決定將自己的意識及注意力放在何處、以及如何加以控制的區域,與主宰決策有關。(艾略特正是因手術摘除前額葉皮質區)


換句話說,至少,只要常常接觸並感受「美」,我們的生理自然會訓練出豐厚的腦部肌肉,以便在複雜環境時強化決策能力。




【圖】莫斯科,博物館內的小朋友參觀。嗯老師說什麼我偷聽也聽不懂呀。



▍看出關鍵,VTS 討論這畫裡(或你的工作)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除了漫無目的的感動感動之外XD,我們也可以更有意識的訓練美意識領導力。作者提出不少基本介紹,例如正念(自我覺察),哲學,文學,詩與譬喻的關係。其中提到了欣賞繪畫的「觀察力」。


二話不講我要再次用生命推薦《看出關鍵》,作者艾美.赫爾曼 擁有法學和藝術史學位,她便常帶著學員(例如醫護人員或警方)參加博物館繪畫來鍛鍊,完全不需要知道其標題、作者、年代或繪畫技法,只是純粹的觀看訓練,以便達到醫生觀察病人與四週、警方如何洞察致命時刻。


我個人覺得甚至有助對於一份企畫的沙盤推演、信用卡定型化契約的陷阱,都能從觀察到的現象(不僅是被餵養的內容)獲得各方資訊。


這樣的訓練可以讓我們在畫展上玩很久喔XD。而且不論真跡與否都無所謂啦。去年造訪台北一間餐廳,事後才知道,裡面掛的畫作全是真跡,搞了半天吃個飯這有價無價的畫就在我後面,幸好沒有跌倒或撲街。


所以,到底是否要為了某某畫展搶破頭也未必。觀察力在街角公園也能進行,只是因為畫作內容穩定不動,而且最後還有答案的揭曉,可以增加解讀趣味。


《看出關鍵》一整本都很好玩,《美意識》則簡單介紹了所謂視覺思考策略 VTS:visual thinking strategy,最具體的就是詢問學員:

1.這幅畫上畫了什麼?


2畫裡正在發生什麼事?接下來可能發生什麼事?(這正是商場上需要的想像力)


3.這幅畫現在帶給你什麼樣的情緒或感覺。


作者表示自己最常用卡拉瓦喬的畫作,因為表情明顯,容易讓人進入畫作,讓我想起日前剛聽謝哲青大為折服「聖馬太蒙召喚 」,如果再重看,會看出什麼故事呢。訓練中若選了「最後晚餐」太有名的作品,也很可能已經有了資訊或定見,而減少討論的多樣性。






▍跨越領域的關懷

最後是讀完後還繼續往下想的事。


書中甚至講到美感養成不足、菁英加入奧姆真理教的問題。其中提到,職場訓練時所謂的「勝任能力competency 」,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創意、與人溝通、責任心等等,甚至不同崗位也會需要不同的勝任能力。


在行為心理學教授麥克利蘭提出20來項勝任能力中,
《美意識》作者特地提出「誠實」,也就是從例如企業造假甚至納粹軍官「邪惡的平庸」,認為這正是欠缺美感之下,偏重強調體制階級適應的後果--真正的邪惡,就是不加批判的接受制度。

而我繼續延伸,想到曾經收過一封嚴長壽親筆信裡(這是在我寄出鋪陳事實的客訴信,接過兩通主管道歉電話之後又很後的意料之外),他所提到一句「跨領域的關懷」。


當我們看到媒體報導某公司是由哪一位力挽狂瀾,或是例如因為戴勝益離職所以陶板屋變得不好吃這種推論,我總不禁在想,怎麼可能成一人敗一人;在一人之外的那麼多人難道是集體失憶?


如何讓一個公司的同仁具有「跨領域的關懷」,難道就
稱不上為公司挺身而出嗎?這尚無涉到法律或道德,是讓公司及同仁都更好的建言或諫言。對微小事物的忠心也是一種美情美義,如何不讓員工在日常只成為一個「零件」?

但我們很容易被打回所謂「先管好自己的事」或是「每個人瞎子摸象只見一角的臨時動議」,這也的確是!那麼,這樣的內容是要養成同仁「願意挺身而出」的習慣,還是有某種特定工作是據以綜盤改進?相信一定有相關論述已經出現過,只是少涉獵商管領導書籍的我還沒有翻到。


這個需要繼續想一想。但是在這之前,各位螺絲釘不用灰心喪志,照阿德勒的說法,我們的「存在」就很有價值了,不斷尋找可以貢獻的事;別人是否了解,那是他的課題。



🚻《美意識:為什麼商界菁英都在培養「美感」?》

列為可以買、多讀兩次之後,借人也OK的書

🚻第N次推薦《看出關鍵:FBI、CIA、全美百大企業都在學的感知與溝通技術》

博客來竟然庫存僅4,有絕版之虞請趕快。
列為一定要在架上的書,不願借人因為怕失誤不歸

🚻《戴明的新經濟觀》



(2019讀 05)

2019年1月20日 星期日

哪一個皇帝沒有童年逆境《深井效應》

 



萬萬沒有想到這兩本書會聯想在一起。

起因來自於無意間看到肉圓家暴案一家三口的畫面錄影。公視【有話好說】節目在說明原委時,我正在洗碗沒注意,等到走經過電視時,鬼打牆的對話已經開始,我也停住無法動彈。

我聽見小小聲的一句:
「你相信我嗎?」

我屏息。

爸爸問,你說什麼?
孩子說:「你相信我嗎?」

孩子將他認知的過程完整敘述一次。在那麼巨大的身心壓力之下,他表達之清楚令我驚訝。

現場靜默幾秒。爸爸繼續鬼打強又問:「你為什麼要說謊?」在暴力開始時,公視便切掉畫面。

那句「你相信我嗎」讓我下班後的夜晚正式成為全黑。

▍童年逆境讓成人身體出狀況

《深井效應》這本書中提到近20年來一個重要的新發現。在童年時遭受「逆境」的孩子,由於本身的生物發展未臻健全,無法調適校正,這些逆境壓力進而改變了他的生理甚至DNA,包括神經內分泌等狀態。

即便長大後有如勵志故事一樣的功成名就,但其實他罹患心臟病的機率是沒有童年逆境者的2倍,嚴重肥胖1.6倍,中風機率2.4倍,肺部疾病3.9倍,更遑論自殺率倍增12.2倍。

「童年逆境」這個危險因子感染了三分之二美國人。但是當他們進醫院的時候,病史上完全看不出來。

不過這項逆境研究指的並不是名落孫山或被霸凌這樣的逆境,首先,要非常「逆」。

經過研究,定義出十項例如肢體虐待、情感忽視、目擊家人暴力、性侵、衣不暖飯不飽居無定所、同住者有藥物或飲酒問題,父母離婚等等共10項。一項勾選一分就這麼簡單。

第二,凡是檢測超過四分者,就是「童年逆境傷害ACE」的高危險群。電影明星Ashley Judd就說:我的ACE指數高達九分。

研究在這幾年還有延伸七項參考。其中一項就是「主要照護者因移民或遭驅逐出境而離開孩童」。每每我看著川普發言就忍不住想,這完全是增加 ACE指數的政策。

▍哪一個皇帝沒有童年逆境

我突然想起最近正讀到沙皇彼得大帝。凡是到俄羅斯尤其聖彼得堡,無不被彼得大帝的功績所洗腦。回國後繼續讀書覺得這傢伙真是怪人。只是《沙皇時代》上下冊將近1200頁,多得是篇幅,便把彼得大帝的人生好好描繪。

別說整個王朝充滿血腥殘暴、宮廷鬥爭與無尊嚴的羞辱,幾乎無永寧之日,一個孩子四歲喪父,十歲目睹父親的重臣被殘暴刺死,舅舅被酷刑折磨,他更不可能沒有聽見母親的哭泣,彼得大帝的身心能健全才奇怪。

他身高達203公分,飽受癲癇之苦,舉辦沙皇「全醉會議」強迫狂歡,執行暴政,隨時翻臉不認人.....在羅曼諾夫王朝的研究中,充滿絕對權力扭曲人性,每段都有限制級。

同時,他們也是「深井效應」的受害者。



🚻 《深井效應:治療童年逆境傷害的長期影響》

出乎我意料好看!一個下午在咖啡廳讀完。抽絲剝繭的醫學進程,不時會出現懸疑小說的布局與步調。尤其於現代,我們很值得認識這一份研究。

書名「深井效應」指的是,如果醫生發現來看病的病人都取同一口井的水,九成九開始腹瀉,那麼你其實該搞清楚的是那口井。

🚻《沙皇時代:羅曼諾夫王朝三百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