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7日 星期五

「病毒不允許在我夢見的島嶼上流竄,但是書本卻無所不在。」

 


年假陸續結束的幾本書。
因為《異鄉人》所以繼續讀《尋找異鄉人》。真的過癮,補強了我對原著原本的囫圇吞棗( 就是想好歹我看過異鄉人了的心態)。
也呼應到剛讀完的《八尺門的辯護人》,遇上的真是時候。
一如讀了歐威爾《緬甸歲月》一定要加映《到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喔。有機會能再去緬甸更好,當時對我造訪緬甸有很大的理解幫助。不過現在的緬甸大概倒退回《到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書寫的時刻。
能夠有人愛文學到為他或它寫出一本幕後,真是的啊。
*​
《在自己房間裡的旅行》,一位被處罰禁足42天的貴族軍官,發了奇想寫下房間導覽小書,從床、書桌到牆上的畫。我在掃除方寸之地WC的時候特別有感,每一隅都有其特色。清潔WC很有意思,無論冬夏都可以玩水。
天天放在書包的《我可能錯了》,在一個咖啡館的下午充滿驚喜的讀完。我原本帶著筆電想做其他事,想說先翻開書當文青喝咖啡看幾頁,但擇日不如撞日,一發不可收拾就 看 ​ 完 ​ ​ 了。讚。

《 我在西伯利亞的監獄》,駐俄羅斯的法國文化協會主任被羅織「戀童癖」做了黑牢,也才幾年前的事。首先這再次提醒我們,在這個科技和意志都方便羅織的世界,「無風不起浪」這句成語需要重新思考。
雖然他暫時被營救出來,被軟禁在使館,但官司風險還在,隨時有可能再被關。最後他決定逃亡。畢竟是詩人,描述中帶著文學氣(聽他講囚禁和軟禁中的閱讀會有意思),速度和淺白度不如《叛國英雄》,但還是可以感受到驚險萬分。
作者特地寫的台灣讀者序有個亮點。他說,有人告訴他一座島上要出版他的作品,他開始神遊,好像是玉山。有人跟他說,「台北到處都是書店咖啡廳,其中一座甚至是24小時不打烊。病毒不允許在我夢見的島嶼上流竄,但是書本卻無所不在。......人們深悉文字的力量。」
我沒想過但的確是耶,連我們的書店都可以成為跟陌生異鄉作者介紹出版的國家特色,那我們自己怎麼會任由實體書店荒蕪呢?

2023年1月23日 星期一

度假:不用表達意見,不需記住任何事


讀到這段的時候我瞬間感到放鬆,意識到連假期間的手機必須做個了結。

政府統一放假10天超級過年的時候 ,並沒有想到(我也沒想到),在太方便的世界,人們已經習慣等不得,容易失去分際。

連在除夕、初一都收到,每一個「等開工後再處理」 的答錄機留言式訊息,不讀則已,但不小心一讀,就不禁在腦中自動開始計畫籌備、記住,以便開工蓄勢待發(這可能也是客戶的期待)。「已讀不回」在商場上也怕得罪人,畢竟可能還兼拜年,還得讀後費EQ的回覆年後待辦,又是一個能量耗損。

難怪我覺得沒有休到假的感覺。🤔我的大腦額葉並沒有「放假」。原來如此!

我突然想起這兩天牙齒隱隱作痛。
我幾乎想不起上回牙痛,可能在上世紀。在大假裡這種情況頗為不妙。那,莫非是我面對這些屢屢發生被干擾又無法盡吐真的狀況,在「咬緊牙根」?XDD

於是我先翻閱《創造生命的奇蹟》,找到相對應的肯定句,用手抄寫後貼在浴室玻璃上,方便時時拂拭:
我帶著愛貫徹並支持自己的決定。

然後也要盡點人事,用《仁神術的療癒奇蹟》,握住不舒服牙齒對側的那根食指。

還要查一下牙科開工日。

經此一役,我要研發一下line休假模式,不讓自己麻木或再陷入兩難困境。自己也要警惕迴避各種答錄機留言作法,免得把休假的同事瞬間抓回現實宇宙。

其實這樣,才能保留假日間真正緊急需要的通訊機會。
不只大年假,包括週休二日。(今年有很多連假可以練習🤣

說也奇怪,心理和牙齒的緊繃似乎都開始放鬆。儘管還是感覺到「壓力」,但是可以呼吸的狀態。與不讀的訊息共處,與牙痛共處。

猶記當時心裡的怒氣已經比照親友酣聚酒精濃度上升,但我可以選擇不把注意力繼續加火添油。看著我的怒氣噗哧一笑。

退一步開起自己玩笑,去年之終與今年之始都有待辦工作,那必定是個業績好年囉。結案。

今天讀《我可能錯了》寫到這麼一句:

「在安然無事中學習,在風暴時才會想起。」

嗯,還要學習風暴時盡量地想起平時學習的方法。

2023年1月19日 星期四

1940年的新年賀詞

 


收到外甥從日本寄來的新年明信片。不只是貴氣,還霸氣十足。

新聞天天報導烏克蘭面臨的荒謬。日前讀到一段1940年的事。
當時,戰爭即將開打,世界正步向地獄,該怎麼給讀者在元旦送上傳統新年祝賀?《共和晚報》於是在社論這樣寫:

「......這一年祝願快樂是徒勞的,確有必要建構快樂。不要祝願任何事,卻要達成某些事。當命運仍然在我們的手上,就不要等待由別人從頭到尾建立起的命運。《共和晚報》並不祝賀你快樂,因為我們知道你的身體和靈魂正遭受打擊。可是我們希望你保持你的力量和神志上的清醒,這是打造你自己的幸福和尊嚴所必需的。」

我讀著既紅眼眶也點了點頭。給烏克蘭,給庫德族,給伊朗給阿富汗。除了「我可能錯了」的擴展性,也懷抱著「不可以錯過」,值得給自己在奮鬥的志業這樣的決心。

2023年1月17日 星期二

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已經走了。《我可能錯了》

 


等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已經過世了。他離開的那天,就是去年的今天1/17。

因為搜尋其他資料,同時看到這本瑞典書,想說一本叫做《我可能錯了》的書能是什麼東東,瑞典人到底在想什麼啊。一看作者的IG上在將近一年前寫著:

「當你讀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已經不在了。」照片是他穿著紅色中式服裝,坐在輪椅上,雙手抱拳微笑著,像在拜年。


貼文顯示為1/18,他描述自己在1/17中午喝下了一杯冰沙,安詳地睡去,「沒有任何恐懼或懷疑。這就是我想要的。」他請大家原諒他對日期的保密,為了讓在場的親愛的人們得以平靜。

燈愣!這是一篇先走後奏的告別文

第一時間我想起也來自瑞典、《真確》的漢斯羅斯林,他把書稿帶上救護車繼續修潤,終於完成了他窮畢生心力想要推廣破除無知的《真確》。羅斯林這段經歷由他的家人寫在後記,但是比約恩的生前告別文,則是在書籍出版之後。

那兩天我沉迷的用google認識他。知道他本來少年得志事業有成,但是太不快樂,一個念頭決定出家去,到泰國當僧侶。17年後他回到瑞典,無意中將他正念所學,在各行業中分享。就在另一種事業高峰時,他得了罕見疾病漸凍症。我試圖從youtube影片中倒推,病情惡化得很快,他更舉辦了一系列全國演講,辦了一場生日派對(已經坐在輪椅上)。

我將幾隻有英文字幕的影片存了下來。

那篇「生前告別文」,按下翻譯年糕,就讓我心臟怦怦跳。把其中幾段看不太懂的部分節略後,大致是:

//我全然相信,關於死亡,我的第一個反應會是:解脫。這可憐的身體終於不用再打仗了。謝謝你的奮鬥,我親愛的身體。這場戰役終於結束了。我同樣深信我接下來(對死亡)的反應是:驚訝。即使在過去30年來,某種程度上我一直為這個時刻及其後做準備。
現在我備受祝福的離開,也為這場最大、最不可預測的冒險,作好準備。我心中冒險家的那部分,毫無保留。
謝謝所有照亮我生命的人們。

謝謝你常常讓我覺得被看見、被理解、被欣賞、被信任、被支持、被歡迎、甚至被愛。

現在,我只如回憶般存在於你以及其他認識我的人。你可以自己處理這個回憶。

如果想讓我開心,就好好珍惜,例如帶著一些我在書中或網路上或朋友間所留下來的事物。也可以來哥德堡音樂廳參加我的告別式。
如果你像我一樣,認為每個人在某些情況下,都應該得到社會的幫助,才能有尊嚴而安然的死亡,就請聲援表達。

請用各種方式支持我最親近的人。這在一開始通常代表給他們一點空間哀傷,過些時候,再輕敲他們的門。//

(他以安樂死離去。是書出版暢銷後才發生的事)

書名的來源是這樣的。
有晚,一名修行導師說要給大家一句魔法句--在任何衝突開始醞釀,你與人的關係即將破裂時,真誠地重複3次這魔法句,「你的擔憂將會雲消霧散,就像夏日清晨草地上的露珠。」全場凝神傾聽,導師說--

我可能錯了。
我可能錯了。
我可能錯了。

封面的圖畫,是一個五體臣服於樹林間的人。那日我正走經過一棵大樹,就想,如果能坐在它的板根旁讀書,實在就太美了。

書已在手,正要開始。能夠心想事成讀到夢寐的書,今年一定是個豐收好年。

2023年1月4日 星期三

2023年第二本書《八尺門的辯護人》

 


2023年第二本書《八尺門的辯護人》

雖說無預期,但還是很驚訝得好看。特地關電視想看書的那種。今年果然是大吉來著。

只是偶爾看到書裡講到基隆正濱漁港什麼炭烤吉古拉,紅糟肉……差點畫線起來變重點。所以憤而也吃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