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5日 星期一

孤味的那個眼神


 這個過年,爸爸媽媽真是太參與了。


年前的週末,公視重播「父後七日」。記得那年就是父親剛過世後的台北電影節,要看不看、會發生什麼心情,我很猶豫。朋友說:我陪你去看。我就鼓起勇氣去了。

十年後重看,這部電影還是真棒!但是片尾字幕還在餘韻時,突然跳出下一部預告:短片「孤味」。這個不在節目表上的插花墊檔,到底是哪個有心人的安排啊啊啊。

其實我不很清楚「孤味」的情節,電影預告片剪得我以為是飲食男女之類。反正本來就想等著看電影,也不用預先多涉獵。 

看到帶著孫女逛市場的陳淑芳,接到電話複誦一個孫女陌生的名字,她前往醫院(往生室),對已經等候著的女兒先拋出的「那一個眼神」,我心臟整個漏拍。

(非本圖,圖片摘自電影長片)

接下來,這部片就變成了戰慄片。



年假中看完「孤味」電影長片。最初在短片中的那個眼神的震撼,我始終難以忘懷(不過電影中可不欠這類眼神和超耳熟的台詞)。但隔了一夜之後,我才從片中情節突然想到……父親走的那日,正是母親節。

當時,為了那個是否就在母親節午餐的可能落點,我們三姊妹還做了沙盤推演,保護媽媽保護爸爸也保護我們自己……我們走了與「孤味」姊妹們不同的一條路。

而爸爸在那天,竟給了我們沙盤外的另一條路。讓我們毫不為難。



我這下子才回想懂了姐姐說「怎麼會有人把我們的人生拍成電影步步驚心?」搬出的菜一盤盤好熟悉,她納悶自己太對號,開玩笑說,那妳寫篇觀影心得來。我說讓我喘一下啦。😅

為了替姐姐查詢原始短片,無意中看到導演許承傑的一段話:「我覺得沒有一個人可以真正教另外一個人怎麼放下。因為每個人心裡面對某件事的對錯或看法,是他的功課。你去教別人放下很不負責任。

我突然差點掉下淚來。就是這麼多年來在心中堅強著的事。

*原短片可在catchplay或my video影音平台付費收看
#機密記憶尚封存中
#姐姐喘氣後二刷孤味我還不想

2021年2月6日 星期六

對於以為可以解密陌生人的謙卑再謙卑


前新光醫院副院長黃芳彥在美國舉槍自盡。朋友感嘆,想不到用這麼激烈的方式結束一生。


通常悲劇發生後就會有多方意見揣摩。是因為FBI即將上門抗爭到底?是因為無法返台抗疫所以明志(更不懂)?沒有人能有正解。但是選擇舉槍這樣的方法正是因為:成功率高。

我立刻想到《解密陌生人》以詩人普拉絲自殺為案例的第10章,自殺未必是單純的抑鬱者行為:「它是抑鬱者極端脆弱的特定時刻,結合了特定且輕易可得的致命手段。」

是耦合。



普拉絲的年代恰好是英國家庭採用煤氣時。它到處可得,只需要很少準備或專業知識,不會痛楚,不會影響身型,不會造成環境髒亂,對於女性、行動不便或突然承受極端壓力的人很……方便。1960年代末,英國開始採用天然氣,自殺率大幅降低。換言之,如果普拉斯再晚個10年出生或有此念頭,是否就能自殺成功,沒有人能確定。

不過,就像對黃芳彥的各種猜測,當時認識普拉絲的人大概都出了一本跟普拉絲有關的書,來描述自己看到的蛛絲馬跡。

我們「解密」死意堅定的人勢必會採取另一種方式直到死成功為止,未必正確。更多的障礙麻煩就是更多門檻--因為更需要計畫,或更需要勇氣。

可能是剛讀完了書,對於這件輕生,我第一個想到的是,美國可以合法擁有槍枝。

如果沒有槍枝,他就需要更多計畫。有人會說,一個麻醉科醫師有很多方法能自我了解,但這依然無法駁斥舉槍自盡的達成率高。我們不知道在「準備」的過程中,當事人會遇到什麼契機。

我們以為可以這樣透明的理解。就依然是打算忽略「陌生人所處情境的重要性」。

讀後《解密陌生人》回想起來挺挫敗的,這也是葛拉威爾從一件件悲劇中試圖要說,我們有數種錯誤導致無法解密陌生人,而如此誤會造成的悲劇是多麼的令人氣憤及遺憾。導致他想要寫出一本書疾呼。



唉呦那怎麼辦呢。

我再度翻閱後,複習幾個想法以便讓自己恢復生活的信心:

1.我們容易「預設為真」--對方應該是誠實的,所以拋棄了明明產生的質疑,強迫自己忘記國王沒有穿衣服。但同時這個社會也不宜把大家都預設為壞人,放棄信任,我們會付出太大的代價(閱讀中對葛拉威爾的提示覺得感動)。

2.我們覺得人們就跟電影或影集一樣是透明。(讀後看影集時朋友說,啊他出場時我以為他是個不錯的人,我解密錯了)
只因為眼神表情或悲喜反應不合乎人之常情,就不對勁,直覺為嫌犯。但人之常情又是什麼?印度人以搖頭為點頭,或是媒體報導時常用「嫌犯『竟然』是台大學生」的奇怪邏輯。

3.面對解讀陌生人,我們只能謙卑謙卑再謙卑了,發現線索有賴於注意和細心



全書分成五篇因素以12案例(悲劇)詳細的說明,讀起來就像追劇。

尤其,在「透明性」部分,書中第八章的案例研究則是大學裡的兄弟會喝酒派對,導致一起性侵疑雲。說「疑雲」的原因是,女方的記憶一片空白,而男方認為對方同意了。

身處在一個孫輩們無一不是從小就陪阿嬤吃晚飯喝啤酒的家族裡,我們在家從不禁酒,但是因此當然耳提面命。最高原則是,「在外面不要喝酒」--但這怎麼可能啦,所以我把戒律調了一下,只能喝到自己能負責的程度。加上喝多了身體也不舒服,所以我總是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停止。身邊一定有熟識信任的人,自己一定要有辦法安全回家。(還能洗澡吹頭髮!只是吹風機會打到頭 @_@)年紀愈來愈大,聚餐飲酒當然都只是扮演襯托歡樂的角色,更不會凌晨走夜路了。

但是《解密陌生人》這第八章案例,給了我對於「酒後亂性」的另一種認識。這不是所謂酒後亂性--葛拉威爾提出幾處人類學研究,對若干民族,酒精並未產生「解放抑制」的社會病況--而是酒後難以解密,讓「透明性」嚴重失靈。

這已經不是當其中一方說「不」時就必須尊重的認知,而是飲酒過度導致於受害者失憶,你的反應不若平常精準,更容易減少釋放防衛警覺的信號,導致被誤會,而成為受害者。值此同時,酒精過量也讓加害者失憶,讓你更難考量判斷對方和後果,讓自己更容易成為加害者!!

書籍翻到封底,這段文案再更穩定了我閱讀之後:

悲劇,不該只是喧騰一時的新聞,
而是找到解方的引路磚。



這是我第一次讀葛拉威爾的書,事實上在閱讀前我還真沒注意作者,更以為這可能是一本講駭客社交工程之類的書。他的舊作《決斷兩秒間》《異數》也會寫得這麼有趣嗎?我打算來去讀。

*推薦《解密陌生人》
版面和實書設計的感覺及結果,很利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