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1日 星期四

從一則新聞想的事

 

公視報導 〈英國百年書店在 7 月賣出的歷史小說《雙城記》數量是以往的 15 倍。短影音成為行銷利器〉,這則新聞很「好看」。立刻能有幾個觀察點:

❶ 這間1797年創立的老字號書店Hatchards,狄更斯的《雙城記》銷售增加 15 倍。

因為基礎只有1本,所以是一下子賣了 15 本。
(沒有評價,就是指出一道數學)

❷ 作家Cassandra Clare出面表示,這是因為她在 YA 小說中安排主角到這間百年書店買《雙城記》的劇情,所以:「我覺得書店應該讓我分紅。」

我第一個念頭是,會這樣說的作家,書我不用看了。(除非原始引用上她是在開玩笑)

如果她熱愛《雙城記》以及這間老書店,那她不是會很高興可以引領她的讀者閱讀自己喜歡的經典?

如果是把小說文字版面當作一種置入性行銷,那她其他的提及已經令人沒有信心了。

(要跟15本《雙城記》分紅?Seriously?)

❸短影音會影響腦部發育。腦部前額葉皮質,平均要到25歲才會發育完成。

今年在國外跟外甥女一起逛書店時,我詢問她的書訊來源,就是來自於TikTok。她還淡然補了一句:喔,我身邊沒有朋友在看書。

近日我正看到出版周刊 8 月份的報導,從BookScan統計發現,BookTok 對於書籍銷售影響力,從 2020 年起的暴漲,於今年似乎在下滑。這也可能來自於疫情解封後,人們對於閱讀需求的減少。但 BookTok 仍是年輕讀者發掘書訊的來源。

常常我很慶幸自己的青少年期沒有這樣極端的客觀環境(同儕的溝通必備),腦部應該有認真發育。

其次就是,儘管到處讀書,我還是從這本書《有病的其實是我媽,卻要我去諮商》震驚的意識到,前額葉發展的問題。

我們現在看新聞中的若干令人歪頭現象,並不全是所謂「現在年輕人都這樣啦」能囊括,而是真的沒有讓他好好發展腦前額葉,以便產生自我控制、決策、社交等等重要高階功能。他的腦真的還沒有長好!

關於手機對腦的影響,推薦《拯救手機腦》,千萬不要以為自己都很瞭百害,光是「即使手機面朝下,依然會刺激腦部上癮」這個概念,就值回票價。


圖。書店古今圖片來自 Hatchards 官網

2023年8月29日 星期二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要求他道歉


朋友傳來一則新聞訊息,說要幫我補習時事動態。

我一看是楊志良在造勢場合上講話:

「為什麼家暴?鬱卒。我沒有辦法去修理蔡英文、沒有辦法去修理陳建仁,因為他們有保鑣,那怎麼辦,就去修理比我更弱的人。」(逐字抄寫來自公視新聞

第一時間我感到很可憐,因為可能腦神經哪裡有受損。

更多人是不把這話放在眼裡,就覺得反正這世道怪人特別多。

晚上跑步之後,我覺得不對。這不對。我們不應該以瘋狗來忽視。

因為他 #把暴力合理化#都是別人害我這樣。而這可能因為選舉成為口語傳播,悄悄生根在支持者的腦中。
我們怎麼可以放縱這種言論,成為溫床幫兇?

因為他被老闆罵,➡️所以他可以回家暴力。
因為我剛被小孩氣死,➡️所以我才把文件丟在下屬的身上。
因為你穿短裙,➡️所以你難免會引人騷擾。

總統府發出聲明希望楊志良道歉,我認為不是因為蔡英文陳建仁被指責,而是代表全國人民要求,他畢竟是名人之姿,要正視聽。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要要求他道歉。沒有「但是」「如果」的道歉。
我們要知道這是錯的,不能放過。



前陣子「老高與小茉」爆出抄襲風波,我沒有逐字檢視所以無從置喙,但是看到某種說法出現:「反正本來就沒人把那當成正確知識」「不看就好了」。

這說法不對。
不能因為他「不是一回事」,所以他的侵權疑慮就可以被忽視掉了。何況他的聲量非常高。



跑步後跟朋友聊到「腦神經受損」這形容。

朋友突然說,你讀了《梅崗城故事》續集《守望者》了嗎?可能也覺得芬奇律師也是後來腦神經受損?

哈波李這本《梅岡城故事》,因為《守望者》更顯傳奇。小說時間序上雖然是續集,但寫作時間是顛倒的。

這些曲折詳細可以在《守望者》的導讀中讀到。(用電子書能點選「試讀」

秉著支持首作出版和顏湘如的翻譯,我在《守望者》一出版就買了。但是知道芬奇律師整個大轉性之後,我始終沒有打開它。還想說如果爸媽還在世,不知道會怎麼個錯愕法。

總之,因為討論到楊志良的腦神經,我終於翻開了《守望者》。

以賽亞書:
「主對我如此說,你去設立守望者,讓他報告他所看見的。」

2023年8月28日 星期一

重啟人生,跑步機上聽有聲書

被67歲的小舅激勵到。他在疫情期間自己看YT跳韓國鄭多蓮,爆汗大瘦。現在說每天滑步70分鐘,「鄰居都說我變帥了。」
這種話他也說得出來,於是我的人生終於從關門放狗被綁架的「課程」、第一次踏上了自在來去的跑步機。
因為電影看太多,我總是覺得上去後很可能倒退跌下來。那天剛好沒什麼人,我就把各種機器都玩了一遍。
但我實在受不了這個螢幕,不就跟緊盯手機電視一樣嗎。這一小時還得了。
10 分鐘之後,血液打通了我的腦門,我把毛巾一披立刻施展魔法關鏡頭 ~
我準備的是聽有聲書。這本《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是由作者朱宥勳本人自己主讀。
之前就聽說這本有聲書的品質非常好,所以也是我第一本下單的有聲書(比紙本書還貴)。
真的是名不虛傳。除了內容動人,描述還常讓我會心笑出來,作者朗讀自己的作品應該是更順,偶爾讓我想起少時被訓練參加演講比賽練抑揚頓挫。他的口齒清晰度也剛剛好,不具侵略性,聽來就像作家開現場講座一般。
不打擾的短短配樂,好像專題報導進出場,還有恰到好處的廣播劇呈現(就是會換個仿老人聲音自白,大概書上就是換字體吧),尤其試圖調整耳聽與目視的差距 ── 這容我說明一下。
例如講到「翅膜」。他會說,翅膀的翅,保鮮膜的膜。
因為我們當然聽不懂「翅膜」。而紙本書可以看出「翅膜」兩字。所以在轉換有聲書的時候,他特別的描述,因為不太可能在紙本書上還這樣寫:「翅膀的翅,保鮮膜的膜」。
這是我觀察的,我還沒有找到紙本書比對。如果比對成立,那真的是要再給這本書的細心按 5 個讚。
就此開啟了我另一種運動與閱讀人生。祖上有德,小舅太讚。

(但是他下一句是跟我說他家有2016的XX紅酒😅


 

2023年8月22日 星期二

艾迪弗林看下去:作家需要錢,替自己買到寫作所需要的時間。


 幾經猶豫還是買下《圈套》紙本書。不是猶豫要不要買,是猶豫要買紙本還是電子。考量日後可以借人,最後還能捐出去,邊際效益太好。所以還是去書店走了一趟。


400頁紙本書製作得相當舒服,字級字體適中,放桌上可平攤,坐在床上手捧也還柔軟。加上艾迪弗林這位金盆洗手律師角色的功力,第五集《圈套》依舊過癮,一個週末就跑了大半本,再來個週一夜晚,給它床頭結案。

雖然知道艾迪弗林都能夠從險境中脫困,但是更恐怖的是,看著他不知道自己身陷險境中。

這個系列真的是我近年來新跟(好像也是唯一新跟)的作品。

《圈套》的後記,作者說自己 8 年來全職律師兼寫作,累到撐不下去,現在成為專職作家。



我想你真是瘋了,《罪行》的律師馮席拉赫在《可侵犯的尊嚴》中就有專篇在講「寫作」,篇名是:〈因為我們不這樣做不行〉。這篇很好看,有轉載的網址列在下面。

他寫第二本書的時候,決定在生涯 18 年內第一次休假一個月專心寫作。

第三本書的宣傳期,他昏倒了。

這篇文章他要說的是,為什麼作家就是專職寫作,把銷售和其他事務交給專業。也因此問讀者,「倘若你們想從『網路交換平台』下載一本書的話」,請再想一想。

作家需要錢,替自己買到寫作所需要的時間。

所以這麼過癮的書我們就給它買下去!


🚻WC 看看會說故事就不需要狗血淋頭。艾迪弗林律師系列〉文章
1

2023年8月4日 星期五

我的消費意識:有關抵制以色列產品

很喜歡喝氣泡水。年輕時剛開始去歐洲自助旅行,特地去查「sparkling water」怎麼說,很重要。
後來市面上有了氣泡水機,我也買了。許多年前那時候是搭配小支鋼瓶,一支二氧化碳小鋼瓶可以打出一大瓶水。小鋼瓶一盒12支。
我不記得當時怎麼教回收,覺得實在怪怪的。後來就漸漸沒用棄置。
去年在朋友家看見新型氣泡水機,是一個大鋼瓶不斷地打,然後去換充氣鋼瓶。
今年熱到不行,我在電器店受到「氣泡水機」陳列的吸引,畢竟超市一買就是一個塑膠瓶,真的很痛苦。
原意是想找一個換鋼瓶方便的品牌。
看到許多品牌的機體是「中國製」,鋼瓶是「台灣製」。
而避開非中國製機體的一個牌子,是以色列廠牌。
想了一下還是不能接受。許久前我就這樣決定,只要以色列持續對加薩走廊人民如此的蠻橫不人道,我實在無法支持他的經濟,不管以色列人有多聰明。
這跟猶太人受到傷害的歷史是兩回事。(但其實他正是「己所欲,施於人」)
今年還是竟然又讓態度強硬、並身陷貪汙官司的納坦雅胡,重回執政。
真的很怒。
在以色列作家艾加凱磊《我絕非虛構的美好七年》中,推薦人香港導演彭浩翔說了自己跟凱磊聊天的一段。
因為凱磊公開表達不滿政府,連帶讓他兒子在學校受到同學的責難。凱磊為了跟兒子解釋加薩走廊巴勒斯坦人的困境,他在房間和客廳擺了一張椅子,兒子要路過的時候都要先經過他的允許。讓孩子實際感受看看。
剛看到BBC earth賽門李維地中海之行。他先在以色列參觀了海水淨化為淨水的技術,然後前往加薩走廊,立刻進入有如地獄的關卡和生活。
由於以色列限制水泥建材類物品數量進入,李維造訪了一處自製「GreenCake 綠糕」磚頭的地方,是一位工程系女學生Majd研發,她用燃燒木頭及煤炭時留下的灰燼製造。更輕,更便宜,更環保。
以伊斯蘭社會女性加上不斷找材料嘗試的過程,可以想見她經歷的困難。
她在鏡頭前說,自己原本可以出國深造,後來一想,她出國就是為了幫助自己的同胞,那她為什麼不現在就開始幫助同胞呢?
不過,綠糕的製作還要跟時間賽跑。他們被控制一天只有數小時電力。訪問中聊到,喔現在電力還有6分鐘。
我實在忍不住喊,你們快點快點啊不要再聊天了!XDDD
跳一下。
就在困擾時,我突然發現原來無印良品有出版氣泡式礦泉水,鋁罐裝。
它的氣泡水為Made in Taiwan,保險起見我還是去「101+垃圾 回收大百科」查詢,鋁罐的回收價值「高」,比起台灣品牌玻璃罐裝氣泡水,輕而安全(對回收人員來說),又很好清潔回收。
產地台灣,減少了食物哩程。
我剛好就有鄰近店面方便可買,減少了運送包裝哩程。
儘管數學算起來會比市售塑膠1.5公升塑膠瓶礦泉水來得貴一點,但還在我能負擔的範圍。(不能負擔就少喝呀)
此題有解了呢!
▪▫▪▫▪
(圖):自製氣泡飲料。小熊維尼頭部造型冰塊,自榨檸檬原汁去做。底下還有一大顆不鏽鋼冰塊,保冰但不會稀釋。而這一定要用玻璃杯裝才過癮了,謝謝朋友送的玻璃杯。
《我絕非虛構的美好七年》,是艾加凱磊作品中唯一一本非小說,但是我最愛最愛的一本作品。已經絕版。請洽圖書館。推薦序還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從碉堡裡探頭出來說兩句.彭浩翔〉。

2023年8月2日 星期三

BBC EARTH 賽門李維

這幾年,BBC EARTH有幾個節目主持人讓我會跟著地球跑。

其中之一就是賽門李維(Simon Reeve)。


他的介紹,人文感較深,不是只介紹建築夕陽,採點從追查黑手黨到訪談難民。而且真情自然流露,或喜或悲。許多我不知道的事。

例如這回他在賽普勒斯,分成土耳其賽普勒斯與希臘賽普勒斯,楚河漢界。他在聯合國維和部隊陪同下走在交界處,抬頭看到一戶人家在陽台收拾衣物。住戶女性說,她住了20年沒有下去過樓的那一面巷子,兩邊人為了某種不知道的理由彼此仇恨。

李維問,那你東西掉下來怎麼辦?
她說,打電話給聯合國維安部隊。(自己講完都笑出來)

之前忘了是從哪個地方起,我發現他對於不公不義的事特別敏感。例如對於秘密警察很不耐煩,氣到眼睛要冒火;而碰到弱勢的住民,說著自己的人生,可能被政府忽視,被企業剝削(所以我聽到日前玻利維亞成為全球第一鋰礦時只覺心一沉),賽門李維也無法多說什麼,他會靜靜地聽,眼眶泛紅。有時候會給當事人一個擁抱,堅定的握手。

最近正在重播地中海之行。那集他訪問了研究橄欖樹生病的科學家,再造訪一處家傳的橄欖樹園。由於政府規定病樹方圓某個距離內的所有樹都必須砍除,這個作法連隨訪的科學家都不認同。

老先生描述,他的樹林因此拔除了 50 棵健康的橄欖樹。

即使他站在一片茂盛的樹園裡,想起那健康拉拔大的 50 棵,老爺爺哭了起來。而且是嚎.啕.大.哭。賽門李維說不出話,直視著老爺爺,眼眶泛紅。

我不知道自己是正在切洋蔥,還是因為這個無奈的人生。在電視機裡外,爺爺哭,賽門李維哭,我也哭。

2023年8月1日 星期二

這樣的朋友

 

推薦Netflix挪威影集「海戰水手」(War Sailor/Krigsseileren)。
我是根據爸爸媽媽的習慣,用演員挑片子(雖然有時候 Gene Hackman 也會演爛片),在預告片眼尖瞄到這位 Kristoffer Joner(圖左)。
他演過電影「驚天巨浪」(The wave/Bølgen),是一部挪威海嘯片。之前電視播出,我好奇上網查到一句推薦,大意是說,原以為災難片已經沒有新意了,沒想到竟有這部!
等我目不轉睛的看完「驚天巨浪」,覺得這句沒錯。
因此我抱持著對 Kristoffer Joner 的信心打開「海戰水手」,只有 3 集很好完食。
故事大意是,二戰時期百業蕭條,兩位好友決定上船遠行賺錢,卻碰到挪威參戰,商船必須支援。於是他們只好隨船遠征運送軍用物物資,冒著生命危險。
Kristoffer Joner 飾演艾佛列(左1),還有一個四口家庭。出發時,好朋友西格比約恩(左2)承諾,一定會把他帶回來。以為契約是 18 個月,轉眼顛沛數年。
不劇透,請直接開啟觀看。我在想的是,這樣的友誼。
幾次死裡跑,比約恩維持承諾,總是緊盯著艾佛列,從煤堆裡從海裡把他拎出來。一幕,他們漂流海中,兩人癱軟在一片竹筏上,比約恩在之前已經受到撞擊內傷,在烈日及無望之中,比約恩突然往筏邊緩緩滾動--他企圖直接落海了結自己。
也虛脫無力的艾佛列,此時轉身緩緩滾近,抓住比約恩的衣領。把他給抓回竹筏中間穩定。(反正比約恩也沒有力氣抵抗)
沒有任何對話或配樂。但是如此心碎動人。
我正在閱讀的小說《渺小一生》。搞得我閱讀器從來沒有如此快速的電量下滑,時時需要記得找時間充電。
《渺小一生》說是描述四個大學男孩的友誼(我現在讀到他們43歲)。不只,如漣漪似的,還有許多人的勇敢加入,並且為彼此不退。
我讀著這些受過傷也好怕傷害他人的人,怯於付出,勇於付出。不只是失業就業、興趣愛情,寒風中坐在圖書館階梯的陪伴。
想要擺脫吸毒的時候,你願意打電話給誰來看管你?在被伴侶暴力之後,你願意找誰來把你從地上扶起就醫?你願意讓誰看見自殘或被虐待的傷痕,願意讓誰接住不堪的你?​
我聽聞幾個朋友,平常就是家裡的支柱,但在自己必要動手術的時候,選擇自己前往。事後聽完,我還是忍不住說,下次妳可以叫我,我不專業,但好說是個照應。
讀《渺小一生》的時候,我幾乎就像是心裡跟著不斷地流淚,和深深感謝幸好幸好還有這個那個你。那個觀看時體溫劇烈異動到累的過程,讓我想到《吉屋出租 Rent 》,無論電影或音樂劇,我都哭了全場當發麻疹。(如果有機會看到,請不要錯過)
你有沒有這樣的朋友?
你能不能成為這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