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傳來一則新聞訊息,說要幫我補習時事動態。我一看是楊志良在造勢場合上講話:
「為什麼家暴?鬱卒。我沒有辦法去修理蔡英文、沒有辦法去修理陳建仁,因為他們有保鑣,那怎麼辦,就去修理比我更弱的人。」(逐字抄寫來自公視新聞)
第一時間我感到很可憐,因為可能腦神經哪裡有受損。
更多人是不把這話放在眼裡,就覺得反正這世道怪人特別多。
晚上跑步之後,我覺得不對。這不對。我們不應該以瘋狗來忽視。
因為他 #把暴力合理化,#都是別人害我這樣。而這可能因為選舉成為口語傳播,悄悄生根在支持者的腦中。
我們怎麼可以放縱這種言論,成為溫床幫兇?
因為他被老闆罵,

因為我剛被小孩氣死,

因為你穿短裙,

總統府發出聲明希望楊志良道歉,我認為不是因為蔡英文陳建仁被指責,而是代表全國人民要求,他畢竟是名人之姿,要正視聽。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要要求他道歉。沒有「但是」「如果」的道歉。
我們要知道這是錯的,不能放過。
●
前陣子「老高與小茉」爆出抄襲風波,我沒有逐字檢視所以無從置喙,但是看到某種說法出現:「反正本來就沒人把那當成正確知識」「不看就好了」。
這說法不對。
不能因為他「不是一回事」,所以他的侵權疑慮就可以被忽視掉了。何況他的聲量非常高。
●
跑步後跟朋友聊到「腦神經受損」這形容。
朋友突然說,你讀了《梅崗城故事》續集《守望者》了嗎?可能也覺得芬奇律師也是後來腦神經受損?
哈波李這本《梅岡城故事》,因為《守望者》更顯傳奇。小說時間序上雖然是續集,但寫作時間是顛倒的。
這些曲折詳細可以在《守望者》的導讀中讀到。(用電子書能點選「試讀」)
秉著支持首作出版和顏湘如的翻譯,我在《守望者》一出版就買了。但是知道芬奇律師整個大轉性之後,我始終沒有打開它。還想說如果爸媽還在世,不知道會怎麼個錯愕法。
總之,因為討論到楊志良的腦神經,我終於翻開了《守望者》。
以賽亞書:
「主對我如此說,你去設立守望者,讓他報告他所看見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