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7日 星期一

避疫day4想一想 #實聯制 #直線型謬誤

■晚飯「熱情自炊」後就關了冷氣改吹電扇,飯後不久正好看見停電通知。

在想是不是居家辦公導致用電量增加,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適當容忍少開一點冷氣,賴讓更多人維持電力。甚至覺得重複轉傳社群資訊也是費電,難道手機外掛行動電源不用電嗎。

■想支持餐廳外帶,看到實聯制紙本表單,就是那種「大家都這樣做」的列表一張A4一一填寫。忍不住苦口婆心的提醒,這等同讓我的個資披露給不特定人瀏覽,是絕-對-違反個資保護法的。

不需要營業額的單位可能就是一副「這沒問題」的表情,但餐廳畢竟以和為貴,除了愣一下說會跟老闆反映之外,還跟我說:那你以後在門口叫我,我出去幫你點菜,你就不用填了。XDD

政府covid19實聯制措施指引,一再強調只要最少侵害原則例如電話號碼,我甚至可以填「WC」的。

尤其在第三條對此有很白話的說明:「例如以紙本供當事人填具個人資料時,應以遮蔽或其他適當方式保護先填寫者之個人資料,避免後填寫者得閱覽先填寫者之個人資料。」

當政府宣傳「台灣社交APP」努力強調不需要個人資料的同時,各單位挾避疫之名卻未能意識到自己無能力做到保護個資的巨大責任。

要得更多,不代表你愈謹慎,是你的責任更大

我們絕對願意且應該填寫必要時能「實際聯繫」到我的「實聯制」,但是看著自己的姓名手機乃至於身分證字號,會在光天化日下有如婚禮簽到簿般的呈現,你怎麼會簽得下去真實碼?(所以=不進去)

連公視都只報導實聯制各自為政,「網民建議」要統一蒐集,卻沒有從個資角度來切入提醒。這個在2020年世界各國研發警示APP時,就被考驗過了。

此時也似乎聽不見法界提醒,或是當初力推從「實名」改「實聯」但好像不知道全國執行錯位的唐鳳的聲音。

■夜裡的念頭

最近只要看到任何「疫情爆發」開場的宣傳行銷字樣,我就直接閃躲。

雙北進入第三級我不知道嗎,如果要我趁此時買東西買服務,沒有更實用的訴求嗎?

突然間我想起《真確》作者之一,漢斯羅斯林的兒子在2020疫情之始,錄過一支短片。曾經與父親並肩伊波拉病毒分析的他說,有這麼多數字,可以怎麼理解?

他提到,這麼多數字欠缺了「倍數」的觀察。病毒可是能倍數擴散的。

基於好奇我把這如火如荼的這幾天,把本土病例、境外病例的數字塗鴉畫出來,從本土確診病例數字的起伏,base就這樣也不太能是什麼。
(數字依指揮中心公布為準,數字若有錯都是我的手拙眼花)

此外,確診也有分輕重症,只看確診數字,但不看康復/死亡數字,覺得是不公平的(先不論後遺症)。

5/18台灣確診2260例,解除1127例,累計死亡14例。
鏡頭轉回5/11,累計死亡12例,也就是(遺憾)一週內過世2例。

(update:爾後出現校正回歸,此數字失效)

再往前看5/4,累計死亡12例。這一週並沒有新增死亡數。

事實上是有一段時間都是維持死亡12例。我們比數持平直到最近。儘管每一個人的消失都是心傷,但是是否慢性病患、年長者還是年輕人,都有不同意義。

因此我們還可以有一種觀察,是死亡人數。若我們守得住比例。
這繼續長久來看。我們勝不驕,敗不餒。

我不是數據也不是公衛專業。只是因為每天看同胞只陷入200例300例的喜悲挺無奈的,就想有沒有其他方式看數字,還應該看什麼數字?也還能轉移一點注意力。😆

同時也想到我們的「直覺偏誤」,動輒使用「暴增」。

更好的話,就是一起翻翻真的很棒的《真確》。實在會很想知道漢斯羅斯林還在世的話,他會怎麼看待covid-19這一切數字和人心。



《真確》的十大直覺偏誤中,就有一章正是「直線型直覺偏誤。否則這樣下去我們都可以在10歲長到400公分高。你不快樂你爸媽也不快樂啦。

如何扭轉直覺型偏誤,就是明白:

1.一條線有各種走向。
有直線型,S型,滑梯型,駝峰型,倍增型。

2.我們看到一條線的多少部分?
別假定是直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