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 星期一

關於「一個人也可以」的圖文書,推薦兩本!

 因緣際會的想起或巧遇幾本關於「一個人也可以」的圖文書。​

孤獨的美食家
戀家的人
期待開動
獨居女子的生活小犒賞
你好,歡迎來到夜晚
一個人去住旅館​

都好看。最驚喜的是《你好,歡迎來到夜晚》和《獨居女子的生活小犒賞》。

電視《孤獨的美食家》原著漫畫,中文版出了兩本。漫畫上壯實的五郎跟影集瘦長的松重豐不盡吻合,但相互輝映。​

《戀家的人》《期待開動》則是這兩年引進台灣,為此我還去圖書館借了井田千秋的其他書籍──一看是日文文字書、圖片很少,就立刻奉還。兩本書都會細微觸動到單身女子的生活。(即使結婚也會有單身開飯的時候,珍惜範圍內的小店)​

《一個人去住旅館》則真是投我所好。我是看不懂她的月薪和工作怎麼能這麼豪邁的住旅館。但我充分能理解這種心情,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年輕時我也會這樣作,只是行程安排上比較節制啦。​

🟧 1.

《你好,歡迎來到夜晚》讀完之後,是屬於「我會想要送人」的書。並不見得要送給對星象有興趣的人,而是作者在品嘗一人夜晚的感受。例如夜歸時的自動販賣機;跟表姊的夜遊;熬夜工作的冰紅茶;深夜運動的人;夏夜戶外的昆蟲們;在沒燈的儲藏室找東西;全家人都報名星象介紹但是風格迥異;小學參加滑雪營,夜裡寂寞時來安慰的學姊……​

她的畫風乍看不怎麼樣,但是閱讀的過程中完全隨著情節起舞,就像是用夜晚當關鍵字抓出回憶,有既視感、有「沒想過耶」,這樣的取材,就可以產生自己的內容。​

說到要送人,完全不用管這人讀小說嗎讀科普嗎之類,就是個普羅皆賞。除非對方完全不看圖文書。​

🟧 2.

這本《獨居女子的生活小犒賞》真的讓我不斷欣賞,我是說,欣賞這位作者的生活態度。​

作者插畫家住在東京,年收入200萬元。規劃每個月是2萬餐費:1萬外食、1萬家用。請注意,以上數字是日幣!​

原文書是2022年出版,是令和時代不是大正啊!也就是說,年收入 42萬台幣過活,她的餐費內外各2000台幣。這到底要怎麼精打細算我很難想像。​

不過這不是本書重點。她很早就採行了節約度日,善用各種工具計算。重點是,她從記帳本發現,自己在月餘預算買東西,常落在「1000圓日幣」之內。

所以她乾脆「積極的」、每個月用這「1000圓日幣」買一個喜歡的事物,並且好好地享用它。​

例如,一罐蜂蜜,一份越南法國麵包午餐,搭地鐵到別站逛了一個沒去過的庭園(入場費+甜點)、買一瓶新口味的漱口水……她會畫出自己為什麼嚮往以及願望成真後的身心感受。​

太奇妙太可愛了!我要說這才是所謂的「小確幸」,非常認真存在的「小確幸」。並不是叫政府放連假、與世界脫節,或是高速公路夜間不收費(鼓勵危險上路),或是沒事又重啟U-bike前30分鐘免費,就可以被譽為小確幸,其實是麻痺自己忽視更重要更真實的事。​

「小確幸」一詞來自於村上春樹的小說《蘭格漢斯島的午後》中,有一句:「抽屜裡塞滿了摺疊整齊捲好的乾淨內褲,不正是人生中小而確切的幸福之一嗎,我這麼認為。」​

這篇篇名就是「小確幸」。​

小而確切,才稱得上幸福。

就像我們花一本書錢,得到作者人生開眼界的確實幸福。​

🚾

《你好,歡迎來到夜晚》

《獨居女子的生活小犒賞》


2025年9月13日 星期六

請用AI作聰明的事,而不是耗電的廢事。

*剪髮前一定要留意閱讀器充電度。紙本書與電子書的能源討論很微妙謹慎不是一翻兩瞪眼,另一個重點是紙本書可能耗我的眼力(淚)

因為對於LINE上面的貼圖、圖片感到不耐煩,我還得去猜圖表情(或不懂的外文)的意思,一個感受要兩個圖來重複表示……。所以一度我非常執著想要搞清楚這些耗電公式。得到的資訊大概是,如果發出文字訊息的耗電量1,圖片約為10,影片等動態就是100。​

然而直到chat GPT及繪圖出現,滿坑谷的吉卜力畫風讓我抓狂,到底為什麼我們要用AI作張吃飯的情境圖或大頭照而已這麼低效益的事。​

有回聽公視國際新聞報導,法國某能源研究中心(單位名稱沒記清楚)說:

如果每人每天使用chatGPT兩次,全球能源是不夠用的。​

換句話說,你現在在使用的是某個連水電網都不普及的區域生活者的使用量。例如剛果。​

任意搜尋一下,這類資訊早就出現研究:

.訓練GPT-3一回的用電等於能讓一個人看185年的Netflix。

.每請求ChatGPT解答一次的用電量,是用Google搜尋一次的9.7倍,如果ChatGPT納進平均每天進行約90億次搜尋的工具,每年將增加10億度電,相當於歐盟居民150萬人一年用電。

.生成一張高畫質圖片,所需電力相當於替手機充電一半。

.一段僅3秒的AI影片,耗能相當於讓一顆白熾燈泡持續點亮超過1年。

.一個簡單的AI查詢,例如「法國首都是哪裡」,耗電量約為一般搜尋的23倍。​

所以,如果你真的要用AI,請用它做聰明一點的事!!!

當然,指令AI做專案計畫,耗電量更大大大大(誰會讓家中微波爐運轉超過三個半小時呢),所以請訓練自己下出聰明的指令,效率精準。​

現在我只要划手機看到誰的貼文是AI生成圖片(例如閱讀、吃飯的吉卜力風,這需要嗎?!),就直接走開,完全不理會該則內容。更有甚者我直接離開手機--嗯其實這結果也不錯。​

同理類推,我們早就每天都在google搜尋。搜尋也是在計算資料,需要電力。

以前我懶得把若干餐廳電話放在手機通訊錄,覺得到時候再用就好了。現在我會乖乖的打開通訊錄,或者把常用點餐自取的電話號碼貼在電話機旁(是,我家還有市話機,在921地震斷電後,它更是受到重視)。​

尤其在全球都面對核能重啟的思考,太值得留意自己是否努力一點 #言行知合一。

投資虛擬貨幣的人不知道是否了解挖礦的耗電量之驚。原本有一說是,虛擬貨幣的耗電量還是比使用AI更大。但是最新也讀到,AI耗電程度將要迎頭趕上了。


🚾​

《永不沉沒之後》

在鐵達尼號上的推理主題是不太引起我的興趣。但是這位作者「理想很遠」的短篇〈0037〉讓我太喜歡!接著讀了她有關出版社故事的長篇小說《真人真事改編部》。那這本就當是支持作者還可以跑Readmoo推理馬拉松。

《0037》這個短篇小說獨立購買才63元!沒有閱讀器用手機也還不致太傷眼。


2025年9月8日 星期一

這是他所知道最美的句子。《刺蝟的願望》

因緣際會去圖書館借的書《刺蝟的願望》

童書區(看我借書看到眼熟)的志工看到我說:你為什麼來這裡?

我說:因為我要找的書在童書區啊!(而且說真的童書區很多書還挺好看的)​

找書繞場一週,還得脫鞋攀上閱讀區,跟小小朋友借過取書。(他太小,只會「坐」在書櫃前看很多哥哥姐姐,不會動🤣)

​刺蝟的願望是很想要請朋友來家裡吃飯。牠開始寫邀請卡。
可是牠真的想很多。

很多人來怎麼辦?
沒有人回信怎麼辦?
大家都在討論「你要不要去刺蝟家」怎麼辦?
來的路程下大雨怎麼辦?

牠對每一種狀況、每一種動物包括「怪物」可能的反應,都強迫症般的鋪陳細節,然後覺得這果真行不同。

牠也想要撕毀邀請函。

當我看到已經要昏睡的時候,牠決定什麼也不做了,沒邀約沒拒絕沒傷害。

​​

這時候有敲門聲!一隻松鼠來拜訪。
接下來的幾頁我反覆看了好幾次。
字裡行間有很微妙的喜悅。

他們沒有多說什麼。
他們一起喝茶吃蜂蜜。
他們都希望時間能靜止。
雪也可以下大吧,這樣松鼠就只能在這裡過冬了。
即使如此,他們覺得世界上再也沒有令人討厭的東西了。
​有一天,刺蝟收到了松鼠的來信:那一天,我很開心!希望很快能再見到你!​

「希望很快能再見到你…..這是他所知道最美的句子。」

​刺蝟閉上眼睛冬眠了。我也超級驚喜帶著微笑和一點眼淚闔起書去睡了。​​


🚾

《刺蝟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