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芸的《謝謝你留下來陪我》,為先生林芳郁醫師留下自傳,一直寫到他近年罹患失智症,引起軒然迴響。
有天我在健康類電視節目上聽到她說,他們一開始是不敢公開的,所以無法運用政府提供的照護資源,或者眾多傑出醫友們的專業。(登愣)
座談中她說了一句:我很感謝《謝謝你,從阿茲海默的世界回來》的出版。
我立刻去圖書館找這本絕版書,內容和排版都很好讀,兩個晚上就看完了。
年近九旬的職業醫師荒井保經,似乎開始出現阿茲海默症狀,妻兒安排他退休,並且離開與兒子全家同住的居所,預計搬家到有電梯的公寓,鄰近女兒家。不得不申請日間照顧以及附近的日間照護中心,讓妻子能夠喘口氣。
所有症狀包括記不住日期、個性驟變、沒有食慾、大小便失禁、無法走路……,都由這位自己也將近80歲的妻子荒井和子照護。當然,緊急狀況時,同為醫生的兒子和鄰近的女兒女婿都會來幫忙,是很有支持力的一個家庭。
就在這樣的愈發黑暗中,狀況似乎開始好轉?!?
也不知道是做了什麼,因此,荒井和子想要記錄下來。
曾經診斷他為失智的醫師齋藤正彥,更是幾乎懷疑自己誤診。
於是這本包括了荒井醫師同意曝露尷尬的過去,以及主治醫師齋藤正彥的書末分析,就這樣面世。
*
齋藤醫師研判,應該是在將屆退休、功能正常老化的時候,不太被發現的憂鬱症引發了假性失智症,導致能力高速退化(女性則由於常做家事所以容易察覺),而這是有可能康復的。
荒井和子觀察了兩人生活,覺得先生長期喜歡聽音樂、甚至請居家看護帶他逛書店,與男性看護互動良好。
齋藤醫師另外指出,有個很大的重點是:搬家。
?!?!
這完全超出我們的理解。通常多會認為何必搬離熟悉的環境,更何況還是跟子孫同住,一定是最好的了。
於是,這並非適用於每個人。
與其每天被熟悉的人(包括患者)同情、照顧,不如到一個陌生地方平靜的過,心情放輕鬆,醫生觀察,新型住宅幫助了功能退化的緩解,例如享有電梯無障礙,開放式廚房、客廳令患者安心。反而是從社會責任中解脫,找到了寧靜度日的歸屬。
*
最近一本《健康到最後》,作者是一位藥師胡廷岳,目前的重心在發願「擺脫臥床」的公益演講。健康的道理人人都懂啦,怎麼說服長輩和自己,就是他的演講和這本書的關鍵目的。他曾經說,最固執的是男性長輩,自尊心放不下。
有位朋友的父親,最近堅持要去住養生村體驗,住一個月三個月都好。他雙腿不良於行,但是連出門看醫生都不願意。
我愕然想到,啊,他當然更無法跟著妻子去校園操場走幾圈碰見熟人。可能也不想再被家人騷擾,所以乾脆決定去陌生環境當大爺。
但是這樣大爺或胡廷岳藥師擔心臥床的費用是誰付呢,是當事人有限的退休金,或是下一代要騰出的夢想費用?──買房、進修、結婚。
不過,在讀了《謝謝你,從阿茲海默的世界回來》之後,我學習到這種可能,(有能力)跳脫現有環境的壓力,祝福這是個機會。
🚾
覺得這本書的重點是在如何說服長者,可以參考看看心理癥結。同理應該可以來類推「防詐騙」耶!